共享经济发展的上半场,押金模式成为主流。以共享单车为例,押金模式饱受诟病,如町町单车等倒闭后用户押金无法退还,再比如屡次传出共享单车用户押金没有第三方监管等消息。但是押金模式逐步退出,信用租赁模式兴起。“如今共享经济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也就是信用经济时代,可以预见的是基于信用租赁场景的创业创新将迎来一个爆发期。”有喵创始人蓝耀栋表示。
事实上,目前在共享单车领域,据新快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占据市场份额超95%的ofo、哈罗、摩拜等十余家单车公司都已经陆续开启信用免押金模式;共享充电宝领域,行业前五公司已基本全部接入。此外,在海外租车,图书馆、酒店等众多行业都已经纷纷开始接入,免押金逐渐成为分享经济标配的同时,也在推动分享经济升级为信用经济。
“芝麻信用分越高,能租赁的服务就越多。”广州市民张小姐表示,“这种信用租赁模式,会让每个人更加爱惜自己的个人信用。”凭借信用,实现“以租代买”的信用租赁模式,逐渐渗透各类消费场景。闻风而来的,还有各类资本玩家,他们抢滩布局各个领域,撕开了信用租赁的风口,成为消费金融的主力军。
其实,所谓信用租赁,实际上是以“信用”取代传统的“押金”模式,凭借信用换取使用权,将信用作为门槛,以信用为王,让有信用的人享受品质生活,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租赁模式热潮更少不了资本的助力。来自第三方的创业市场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在商品信用租赁领域的创业项目获得融资总额达231亿元,这在2015年仅为5.98亿元,三年时间暴增近40倍。如去年初共享充电宝行业就创造了“40天融资12亿”的成绩。
租赁平台进入整合期
然而行业喧嚣的背后是信用租赁模式面临的尴尬境地:流量红利不再、运营成本飙升、客单价低盈利模式单一等。单纯靠资本助力好景不长。据一本财经报道,目前有50多家信用租赁平台倒闭,占行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从去年开始多家租赁平台先后停止运营,2017年11月,玩聚租租宣布停运,2018年初多啦衣梦APP关停,同样的时间,友友用车也宣布停运;2018年5月,汽车租赁平台麻瓜出行宣布由于公司业务战略调整停止服务。紧随其后,“中冠共享汽车”也退出了济南市场,至今押金还没有退回。同样的时间,TOGO途歌也被爆出近期退出南京等多地市场。
除了倒闭、退出市场外,大量的平台正在转型。比如近日哈罗单车宣布转型升级为哈啰出行,从共享单车服务商转向专业移动出行平台转型;再如此前从事玩具租赁的“玩多多”官网显示,其业务现在将向“玩具教育”转型,教育家长和孩子如何使用乐高、费雪等品牌玩具。
“成本太高,根本承受不了。”曾经创业失败的某租赁平台负责人表示,他曾在去年的一年多时间中尝试到了失败的滋味。他表示以相机为例,一台佳能EOS R的市场价约为1.5万元。如果要满足高峰期需求,一家租赁平台至少需要5台同类型的相机。而一家相机租赁平台要正常运行,至少要覆盖市面上的大多数高端品牌,机量至少需要2000台左右。均价1万元,初期投入就是2000万元。
模式之重、成本之高这个难题在租车平台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媒体计算过,运营一辆新能源汽车,前期至少需要30万元左右。除此之外,还有修车救援人工成本、互联网软件开发成本、汽车折旧成本等。微租车创始人兼CEO杨洋表示,以一般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后的平均价为9万元算,如果要在3年收回成本,每月单车成本在2800元左右,加上充电费、停车费,按一天3次的出租频率,一小时得60元才能保持盈亏平衡,但这样的价格显然不会为消费者所接受。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初友友用车倒闭是因为做得“过重”。“一个只有四五百辆车的企业,养了200人的队伍,平均下来一个人只服务两辆车,一个人要开工资、社保等等,都靠两辆车来背的话是很难的。
信用租赁要控制风险
对于小平台来说,只能依靠资本,或者强大的巨头“干爹”,才能活下去。与其他行业的生长逻辑相同,强者通吃是发展中的必然。
在行业发展前期小平台已经培育过市场的情况下,巨头们早已伺机而动,开始收割。目前,阿里已经先后投资了回收宝、衣二三、探物、内啥等多个与信用租赁相关的创业公司。京东则在京东金融新增了“京东e享”,为用户提供多品类的租赁服务。
尽管行业模式尚未成熟,但是却已经形成了马太效应。如在手机租赁领域,出现了“机蜜”“享换机”等;在女装租赁领域,出现了“衣二三”等。特别是伴随行业的深入发展,信用租赁的门槛也逐步变高,已经不再是创业者可以轻松入场的行业。
特别是由于中国信用体系尚待完善,目前大部分平台都依赖芝麻信用评分,有从业者透露,从芝麻信用进入的客户,占比达到了客户总量的50%以上。据悉,目前芝麻信用已经覆盖了21个行业,300多种商品,场景已扩展至酒店、租房、民宿、租车、共享单车、便民服务、办公设备租赁、数码等 10 余个行业,为用户提供免押金额合计超过 425 亿元。
知名互联网金融律师肖飒认为,信用租赁的核心问题是信用体系的问题,即如何真正掌握租赁人的信用状况。虽然大多数平台采取的是芝麻信用分,但实际上此类评分与银行类的征信信息不同,并不能完整有效地反馈出租赁者的各类信用状况,从而使得租赁商在对客户的评价上可能产生一定风险,甚至陷入风控难题。
她表示,“只有有效控制住风险,将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扣除经营成本后,信用租赁企业才能实现盈利。”相反,如果不能确切掌握租赁人的信用状况,那么风险发生的概率会偏高,就不会有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