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进程中,中国是重要的参与者和重要的推动力量。11月28日,出席全球服务贸易展望委员会2019年秋季会议的国际组织、商协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在肯定中国服务贸易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新阶段的同时,也为服务贸易如何优化结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如何去为世界服务贸易作出贡献,确实需要打造中国服务贸易的品牌。
服务贸易正在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和对外开放深化的新引擎。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服务进出口达到7919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增长17%,增速连续两年高于进口。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进出口上升很快,达到了近2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高于整体增速9.4%,在服务进出口中的占比达32.4%。
中国服务贸易加速发展正当其时,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中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数字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城市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与生态文明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全方位国际合作之间的深度融合,产生对国内服务业和全球现代工业服务贸易的巨大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带动了中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当前中国市场成长性最好最快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健康养老、医疗、旅游休闲,1996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对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虚拟化、重主观体验等消费的需求,也促进了生活类服务业和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
“虽然从数据中看出了增长速度在不断提高,但背后我们也应该了解到,中国服务贸易起步比较晚,底子薄经验少,还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开放创新发展”,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发言中并不回避问题,他表示,尽管2017年以来中国服务的出口增速持续快于进口,逆差增速有所放缓,但实际上中国服务贸易一直存在较大逆差,2018年逆差额超过2580亿美元,其来源主要集中在旅行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运输服务等领域,特别是知识产权使用费,2018年中国仅这一项的进口额就达到了2355亿元。以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贸易发展加快,但比重仍然较低,产业融合不够深入、数字转型新动能没有被激发,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不断汲取智慧。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中心高级经济师马蒂亚斯·鲍尔认为,从贸易量看,中国既是服务出口大国,同时也在进口各种服务。但不能忽视的是,在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中,比如在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电信业等领域,中国的服务进出口相对较低。2007年,中国工人的服务平均出口额仅为163美元,到2018年这一数字增长为300美元(而同期,中国人均商品出口额从14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大大低于欧盟的水平。中国公司在出口服务方面仍处于相对劣势。但对于目前中国服务贸易的逆差,马蒂亚斯·鲍尔则认为不是问题,因为满足国内需求的服务进口既可以提升中国自身的价值链,同时也是促进知识转移的有效手段。采用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国内服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这才是经济结构更新的重要因素。德勤中国政府事务部全国主管合伙人施能自对优化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和改善区域发展不均衡也给予了关注,他认为,数字经济、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这三大驱动力将给中国服务贸易带来更大的机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贸易农业司贸易政策顾问亚历山大·亚克斯表示,中国不仅仅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服务贸易大国,其中包含着巨大的就业机会,所以经合组织正在跟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研究工作,要将中国的服务贸易和全球的贸易进行更多的对接。近年来中国对一些领域的监管规则进行了修订或变更,提高了政策透明度,这非常重要,因为加快开放消除壁垒可以继续推动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尽管监管政策的变革并不简单,也许还会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经合组织代表对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的建议得到了中国方面的积极回应,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明确表示,“逆差之下我们对服务业还是持开放的态度。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开放布局相对完善,开放的力度也非常大,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方向就是服务业的开放。我们将把优先发展服务贸易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地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加快开放的进程,进一步降低服务领域外资准入门槛,依托自贸试验区平台,逐步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服务业开放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二是要强化创新的动能,持续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要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三是要拓展市场空间,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国际和地区组织以及贸易伙伴的合作,建立健全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积极打造进口博览会和京交会,为国际服务贸易合作创造更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