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1.29万亿元,同比下降9.8%。即便如此,这也不能改变中美商贸界互有合作需要的现实。而且中美之间仍存在巨大的经贸合作空间,如果双方业界能加强合作,可以为全球抗疫和经济复苏带来重大利好。
美国数据服务提供商笛卡尔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4月中国发往美国的海运集装箱运输量为673851个(按20英尺标准集装箱换算),比前一个月增长了87.1%,为时隔3个月后首次实现正增长。
规模缩小空间仍大
“目前,美国的单边主义措施给中美贸易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据海关统计,前5个月,美国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由今年前4月的11.5%进一步下滑至11.1%。中国对美国出口9643.9亿元,同比下降11.4%;自美国进口3218.4亿元,同比下降4.5%;对美贸易顺差6425.5亿元,同比减少14.5%。
继1月份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以来,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并未停止。
5月15日,美国针对中国的华为公司出台出口管制新规,限制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再向华为或海思等关联公司供应部分芯片。美国商务部于当地时间6月5日发布公告,将24个所谓“支持中国军用采购”的机构和个人、9家所谓“侵犯新疆人权”的中国机构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陈凤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美之间的冲突并不会因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署而停止,贸易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美国对华战略的改变,中美贸易很难不受影响。
但陈凤英也表示,也要看到中美经贸合作互补性强等事实,中美经贸合作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中美产业界仍需要着力于抓住机遇,扩大合作。
潜力巨大合作共挖
“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在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举了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的例子,强调“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
的确,在美国单方面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同时,中美经贸合作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虽然受美国加征关税等措施影响中美贸易规模连续缩小,但今年前5个月仍然达到1.29万亿元的规模,美国继续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大豆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总代表张晓平6月2日介绍,中国市场化采购美国大豆目前正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推进。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装船量为1272.1万吨,远超去年同期。
笛卡尔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与去年4月相比,今年4月中国发往美国的海运集装箱中,运输包括电视机等在内的电子设备的集装箱增加了1.8%,为64715个;运输树脂类建材等“塑料”的集装箱运输量增长5.6%,达63375个。
陈凤英认为,中国企业在加速市场多元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不应轻易放弃美国市场,而需要与美国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牢固的合作关系,更加充分地挖掘中美经贸合作的潜力。
张建平表示,美国采取的单边主义措施正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挑战,逆全球化令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相反,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货物贸易国和经济体,如果更加充分地开展经贸合作,将给两国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可喜的变化。
“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业内人士称,中美两国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